24小时咨询热线:
4006-606-909
首页
关于我们
新闻动态
菜品中心
门店展示
招商加盟
在线留言
联系我们
热门关键词:
油菜花旁
产品
湘菜加盟
您的位置:
主页
>
新闻动态
>
湘菜民俗
>
特色湘西美食文化之湘菜艺术魅力
作者:admin
来源:油菜花旁老柴房
点击:
发布日期: 2021-05-06 15:46
信息摘要:
华朴相错为妙品台湾教授、作家朱振藩在他所著《食的故事》一书自序中这样评价湖南湘菜:“与川菜鼎足而三的,分别是有‘官菜’之称的江浙菜及被目为‘军菜’的湘菜。” ...
发布日期:2010年7月23日 14:29
华朴相错为妙品台湾教授、作家朱振藩在他所著《食的故事》一书自序中这样评价
湖南湘菜
:“与川菜鼎足而三的,分别是有‘官菜’之称的江浙菜及被目为‘军菜’的湘菜。”
前些年,有人把川菜比作“民菜”,把粤菜比作“商菜”,把淮扬菜比作“官菜”,进而又有人说,川菜充满“民气”,淮扬菜十足的“文气”,粤菜富有“商气”,鲁菜一身“官气”等等,惟独没有人总结湘菜是什么菜,有什么气。至此朱教授把湘菜称作“军菜”写入书中,给了湘菜一个名分。这一点也不过分。有言道:无辣不成湘,无湘不成军。
有人说,从晚清开始,也就是湘菜比较成熟、湖南人吃辣吃得比较狂热以后,湖南开始人才辈出。
想当年,曾国藩带兵作战,为消除士兵们长期露宿野外的湿气,常以湖南有名的“新化三合汤”(取牛血、牛肚、牛肉、干椒、山胡椒油烹制)野餐。从某种意义上看,亦可说是湘菜孕育了湘军。
台湾哲学家张起钧在自著《烹饪原理》一书中这样写道:“抗战兴起,到了湖南,看到湖南人辣椒做的好香。尝尝吧,愈尝愈勇敢。” 而传播得更为广泛的是毛泽东作出的一个著名论断:“不吃辣椒不革命!”
千百年来,经过湖湘厨师一代代的妙手烹调,湘菜,伴三湘而历史悠久,因特色而声名卓著,随时代而不断创新。李白流连洞庭湖上,写下了“白鸥闲不住,争拂酒宴飞”的诗句。诗人张辑则在尝到“心清犹带小荷香”的新白莲后,曾发出“口腹累人良可笑,此身便欲老湖湘”的感叹。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品尝火宫殿的臭豆腐后说:“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,闻起来臭吃起来香。”到今天,令人齿颊留香的玉楼东的传统湘菜,一路吉祥的新派湘菜,火宫殿的湘点小吃,杨裕兴的面……无不展示着湘菜中传统元素的精华,释放着湘菜文化创新的光芒。
在
湘菜
大师石荫祥的《湘菜集锦》(续集)里,更能看到湘人创新湘菜的虔诚:全书全讲创新菜,从主料的变化讲到烹调工艺的创新,从调配料立足本味讲到巧用前卫调配料的创新,从形态的变化、色彩的和谐讲到质感变化的创新,古为今用,洋味湘化,他为我用。也就是在创新精神的带动下,千百万湘人富于鼎中之变,为湘菜的发展,输入着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柳三和、舒桂卿、王墨泉、许菊云、谭添三、聂厚忠、张力行……一代又一代湖湘厨师,在湖湘文化的熏陶下,以强烈的创新意识,不断地推动着湘菜的继承和变革,创新求变,美味常新,使湘菜的色香味形器和谐自然,正如杜甫在《丽人行》中对肴馔、餐具交辉相映的描绘:“紫驼之峰出翠釜,水精之盘行素鳞。”
其实,
湘菜艺术
与任何艺术一样,都讲究有朴有华的风格。毕竟,“华近乎雕琢,朴近乎自然”,只有两相融合,持中不倚,才会达到“华朴相错是为妙品”的境界。或许,这正是湘菜火爆全国的缘由。
油菜花旁老柴房
来自于湘西大山,传递淳朴的特色美味,欢迎大家来品尝!
【相关推荐】
了解详情 >
邓杰:油菜花旁老柴房,有世界上特有味
了解详情 >
湘西美食文化之怀化特色菜品推荐
了解详情 >
特色湘西民俗文化之湘西苗族五大家常菜
了解详情 >
特色湘西民俗土家族文化精髓之茅古斯
了解详情 >
特色湘西民俗文化之湘西“辰州符”
上一篇:
特色湘西民俗文化之湘西民俗中的数字禁忌
下一篇:
特色湘西民俗文化之傩文化
返回列表
新闻动态
新闻中心
顾客中心
湘菜民俗
全国服务热线
4006-606-909
QQ咨询
联系电话
4006-606-909
返回顶部